八
我这次演讲的主要目的,是要说明从这个日本固有的、具有特色的文艺,能够得到多少通过其他手段无法得到的前代知识。但是,在此之前必须先说明的是俳谐的弱点,也就是为什么这么好的文艺形式却不能永远存续的问题。前面说过的连众这一群人的特征,亦即只有作者一方的能力复杂地发达起来,而读者一方的要求却非常少,可以算是一个重要原因。这一点不仅在俳谐上,在一般问题上也是现在仍然存在的现象,也就是说日本现在正处于文艺的成长之路的途中。即便是那种很麻烦的模仿西洋的小说,最为热心的读者也在作者一方。稍微比一般人感触多一点的人,马上想着自己也要试着写起来。诗歌和俳句更不用说,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作者比读者人数更多。虽然在现在这个汉文衰颓的时代,写汉诗之类已经成为难事,但是一旦成为大人物,谁都会想去写。也就是说,不期待有谁去读的文艺作品现在仍然存在。前代的俳谐之类的读者范围更是被限定了,换言之,俳谐之类的作品只在互相知道各自心思的人当中被鉴赏,留存至今的篇什不过是这种乐趣的残渣一样的东西而已。随着时代变化,俳句很快变成了不可理解的文句也是自然。人们如果只是不解其趣味所在的话,尚可曲从。要做出明白的样子也行,但是有的句子,不管人们如何思考也完全无法理解,又或者是由于什么人的解说而变成相反的意思。其中一个好的例子就在最近的俳谐研究书中。幸田露伴[15]先生的书确实很重要,谁对谁错的问题先放在一边,我在里面挑出了几处与目前为止的解释正相反的地方。例如,《冬日》中的: